English

健康科普

气温骤降!警惕这颗颅内“炸弹”!

by 日照心脏病医院 更新于:2025-02-11

最近一股强势的寒潮席卷而来

虽然已经立春

却冷出新高度

天气骤然变冷


大家在添衣保暖的同时

也要警惕气温变化引起的健康隐患

尤其是被称为“不定时炸弹”的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虽然平时可能毫无症状

但一旦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由颅内动脉血管壁局限性异常扩张形成的一种动脉壁囊状凸起。因动脉瘤壁本身极其薄弱,很容易发生破裂。动脉瘤没有破裂时,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往往是由于动脉瘤压迫影响到邻近的神经,产生了相应症状就医检查时,才发现动脉瘤的存在,如出现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颅内动脉瘤的危害有哪些?

因天气骤然变冷,血管收缩引起血压突然升高,脑动脉瘤破裂的几率增大。一旦破裂出血,超过1/3的人存在生命危险,剩下2/3人中的约40%,神经、认知、记忆功能可能受损,对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相当一部分动脉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体检偶然发现的。当颅内动脉瘤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受到外界刺激,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咳嗽等,可能会发生破裂。动脉瘤一旦破裂,颅内动脉内的血液冲溢到蛛网膜下腔,就是非常严重的脑血管事件了,术语称“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患者往往主诉爆炸样或刀劈样的严重头痛,伴喷射性呕吐,严重者出现抽搐、偏瘫、失语、昏迷甚至猝死,部分患者根本来不及送达医院即死亡。正因为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凶险病程,将颅内动脉瘤形容为埋藏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并不为过。



颅内动脉瘤有哪些表现?如何发现?

颅内动脉瘤分为未破裂和破裂两者类型:

未破裂动脉瘤通常不会引起症状,部分体积较大的动脉瘤会有前驱症状,比如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睑下垂、瞳孔变大等;

破裂的动脉瘤造成蛛网膜下出血,可引起剧烈的头痛,呈炸裂样并立刻达到最严重程度的头痛;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癫痫、意识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


颅内动脉瘤有很多检查的方法,包括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脑血管造影(DSA),筛查首选MRA 或 CTA 检查,对于可疑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接受 DSA 检查,DSA是脑血管病精准诊断的金标准


哪些患者需要“拆弹”?

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是在发生破裂出血或压迫症状后才被发现的。但也有的人会由于头痛、头晕前来就诊,做了各种检查后意外发现颅内动脉瘤。还有的人平时没啥症状,健康体检发现长了颅内动脉瘤。

(1)保守观察:经医生评估,对于稳定的动脉瘤,如发现瘤体小于5mm未破颅内动脉瘤,且瘤体规整光滑则可以保守观察。

选择保守观察的患者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尽量避免诱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如重体力劳动、咳嗽、屏气、情绪激动、高血压、用力大小便、吸烟、酗酒、熬夜等,避免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灾难性后果。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高血压、吸烟、既往出血及家族史有着明确的作用,患者伴有以上危险因素时,应更积极处理动脉瘤。

(2)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血管内介入术和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至异常膨出的动脉瘤处,利用微导管释放栓塞物封闭瘤体,从而防止破裂出血。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大多数患者的首选。


而开颅夹闭术则是传统的开放式手术,需要在全麻下切开头皮,取下颅骨,暴露大脑,在显微镜下找到并夹闭动脉瘤。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脑动脉瘤位置、大小、形状(是否有子瘤存在)、患者年龄体质等综合选择。所以不存在哪种手术方式风险大或风险小的说法,只有看哪种手术更适合患者。


日照心医脑科中心守护脑血管健康

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脑科中心常规开展脑动脉瘤介入手术,通过微创的方式解决颅内的“定时炸弹”,术后3天就能出院,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医院快速的绿色救治通道、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的优势、高超的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丰富的危急重症处理经验,让来院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为日照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戒酒,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烟龄长、酗酒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排查脑动脉瘤,定期进行专科体检。另外,动脉瘤出血与季节有相关性,突然降温或者很燥热时都是发病高峰期,高危人群要注意保暖,避免忽冷忽热的刺激。


预约挂号

官方公众号
预约电话
0633-22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