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心绞痛患者反映,按照说明书每天服用三次“消心痛”,但药效越来越差,难道是自己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或者是需要增加其他药物了?出现此类状况后,不要惊慌,可能是服用方法错了!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药学部医生为您讲讲消心痛的正确服用方式。
“消心痛”又名硝酸异山梨酯,是用于预防心绞痛、长期治疗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痛的一种硝酸酯类药物,该药在体内代谢生成单硝酸异山梨酯,释放一氧化氮,通过一系列反应使得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使心绞痛得以缓解。
硝酸酯类药物作为预防心绞痛的一线用药,在临床应用中易产生耐受现象,即在原来的剂量下,硝酸酯的抗心绞痛效应减弱或丧失,但撤药后耐受现象随之消失,通常采取“偏心给药”,确保白天用药相对集中,夜间保证8-12小时的药物作用间歇期。
硝酸异山梨酯片(5mg)预防心绞痛通常每次1-2片,每日2-3次给药;单硝酸异山梨酯分散片(20mg)通常每次0.5-1片,每日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作为缓释制剂虽然药物剂量大,但可以缓慢平稳的释放药物,可避免出现普通片剂“爆发式释放”带来的副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超过10h,通常每日一次给药可有效避免耐受现象。
在没有硝酸酯覆盖的时段内可加用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预防心绞痛和血管反跳效应。
今天的科普告诉我们,
只有正确的服用硝酸酯类药物,
才能让它能真正成为“消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