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医院资讯

首例!日照心医独立开展干性心包穿刺下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

by 日照心脏病医院 更新于:2024-12-10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起搏与电生理团队成功开展日照市首例干性心包穿刺下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解决了患者因室速引起的胸闷、晕厥等症状。该术式为市内首次独立开展的创新性技术,不仅为日照及周边地区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同时彰显了我院起搏与电生理团队卓越的专业技术能力,将为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早搏、室速和室颤,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危重疾病之一。绝大多数室性心律失常为心内膜面心肌起源,研究发现心外膜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此类患者无法通过心内膜标测获得成功消融,通常需要经心包穿刺途径在心包腔内进行标测。由于此类方式操作难度、风险度高,因此心外膜起源心律失被喻为心律失常介入领域的“无人区”。


 绝望频遭电击 生命危在旦夕
01


51岁的张先生(化名)既往曾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多次在我院治疗,后患者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行ICD植入术,术后规范药物治疗。患者近期室速反复发作导致ICD频繁放电再次来我院就诊。


 转机|创新技术解决“心”问题
02


心内科副主任、第二主诊组组长解新星博士带领团队全面评估病情,结合患者心脏基础疾病,心脏超声及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和室早心电图形态考虑患者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外膜可能性大。规范抗心衰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过程中仍有室速发作,依据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共识,有导管消融适应证。在积极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最终确定为患者行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

“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术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而被称作射频消融术的'天花板'。常规心包穿刺多在大量心包积液下进行,此时脏层和壁层心包分离,操作相对安全。但该患者无心包积液,两层心包紧贴在一起,干性心包穿刺极可能损伤心肌及走行于心肌表面的血管,引起大出血,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此类操作对术者的操作能力和团队的协调配合能力要求很高,挑战极大。”解新星主任介绍道。


 希望|心外膜室速射频消融解决“失控”心跳 
03


手术在导管室进行。在导管室的配合下,解新星主任首先穿刺股动脉进入左心室行心内膜标测,如术前所料,患者心内膜电压正常,无明显异常电位,且室早发作时心内膜激动不提前,高度提示心外膜起源可能。干性心包穿刺选择剑突下途径,多体位X线透照确定穿刺方向,穿刺针顺利突破壁层心包,送入导丝确定穿刺成功。心外膜标测显示左心室下壁中部有片状低电压疤痕区,室早时局部电位提前,局部起搏与患者自发室性早搏匹配良好,随即对低电压区及异常电位区行片状消融,术后反复诱发不能诱发室速。术后未见心包积液,手术顺利结束。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出院。





此次心外膜室早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内科起搏与电生理团队在心律失常领域进入全新时代。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起搏与电生理团队在区域内陆续率开展了包括房颤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心脏再同步治疗即三腔起搏器(CRT)植入、心脏再同步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术、脉冲消融术、FARAPULSE脉冲导管消融、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等多项临床新技术,其中多项技术为省内独立开展。未来,起搏与电生理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进步,为日照及周边地区泛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推动心血管病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预约挂号

官方公众号
预约电话
0633-2222220